IMG_4324.JPG

農糧署東區分署為推廣國產可溯源的優質金針輔導臺東知本天山農場農友張甲長先生成為臺東第一個產銷履歷金針農戶,可溯源的履歷金針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天山農場咖啡樹因105年被尼伯特颱風摧毁後,改種植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授權的金針臺東7號,經6年的辛勤栽培已成為全臺最夯的忘憂花海秘境之一。

 

  

 

農糧署東區分署於5月2日在知本天山農場辦理金針花海踏青及創意料理體驗活動,現場旅遊觀結合在地業者製作料理,以創新無國界料理形式,發表多款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創意菜色,藉由此次活動打開產銷履歷金針通路創造更多商機,激發餐飲業者將產銷履歷金針入菜的多樣性與創意發想,讓消費者體驗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金針食感,呈現金針產業無限潛能。

  

 

母親節賞金針 花況達高峰

有東方「母親花」之稱的金針花(萱草),古時遊子出門遠行前,會在母親所居之處種植萱草以表達孝心,希望母親欣賞萱草使心靈有所寄託,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而金針英文名daylily則是day(日)與Lily(百合)的合體字,所以又名「一日百合」,顧名思義每朵金針只會盛開一天,美麗是如此短暫,更值得我們珍惜金針花海的美景及金針入菜的美食。臺東知本種植的金針,花期在5月初開始盛大開放,也正好遇上五月母親節十分應景,邀請大家一同徜徉在滿園的金針花海中,將美景盡收眼底,淡淡清香伴隨著蟲鳴鳥叫聲,讓人忘卻世俗紛擾,靜心感受大自然的洗滌來趟「農村忘憂」體驗之旅。

  

  

 

新品種潛力大 食用安心好美味

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臺東知本地區種植的「金針菜臺東7號」,為臺東區農業改良場101年6月命名的新品種,顏色橙黃鮮豔、耐保存,花蕾適合無硫加工,無論是鮮炒或是煮湯,都能輕易料理出色香味俱全的安全美食,食用口感鮮甜,乾製品更帶有暖暖陽光的香味,因而有「陽光金針」之稱,且產期與高山金針錯開,有利於改善花期缺工採摘鮮蕾及避開颱風豪雨等天然災害的問題。

   

 

營養價值高 各式料理花樣多

農糧署東區分署指出,金針富含蛋白質、醣類、維生素A、B1、B2、菸鹼酸、鈣、磷及鐵等成分,保健養生價值極高,而且色美、味清香,適合與各種料理搭配使用。金針鮮蕾可以直接炒食、裹粉酥炸,乾金針則是佛跳牆、金針香菇雞湯、金針排骨湯等傳統佳餚的重要食材,賞花之餘,也別忘了品嚐美味的金針料理。該分署同時籲請消費者應於信譽良好的零售通路或賣場,選購包裝營養標示完整,並貼有「農產品產銷履歷」、「臺灣金針」標章或「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條碼產品,保障食用安全。

 

文章標籤

吳孟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東美食.宅兔摘星廚房

從岩灣到台東市區再遷至大豐地區,宅兔摘星廚房充滿了童趣的空間環境以及話題性,菜色料理主打肉食主義者的定位,一向獲得了不少好評,終於在特別的日子來踩點體驗。

  

沙拉、濃湯和麵包,很開心不用挑出不喜歡的紅蘿蔔!

  

一整隻的魷魚很過癮,辣味也辣得很過癮。

  

鴨胸和美味的梅花豬,每一種主食都配上了薯條和簡單的配菜。

  

餐後甜點是奶酪,是我們愛吃的口味,所以覺得意猶未盡。

  

宅兔摘星廚房最佳的點餐方式推薦多人多肉組合餐,比較划算也會令人驚艷,下次再揪團一起來享用!

  

台東美食推薦,中華路上麥當勞對面,宅兔摘星廚房。

 

文章標籤

吳孟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買鳳梨釋迦一盒我同步再捐10元 

家樂福行動支持台東孩子的書屋 

饒慶鈴:持續正能量 讓愛更有影響力


       為支持力挺台東農民,解決台東釋迦出口困難問題,去年12月台東鳳梨釋迦產季大出時,家樂福於全台分店加碼推出暖心聖誕活動,凡是會員購買1盒聖誕限定「台東鳳梨蜜釋迦」,即同步捐贈10元給家樂福文教基金會長期支持的「台東孩子的書屋」作為教育培力費用,支持農民也將獲利回饋台東教育,至12月27日止共捐175,000元。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日前特別親至台東舉行捐贈儀式,縣長饒慶鈴受邀到場見證,感謝家樂福與縣府合作推銷鳳梨釋迦,促進農業轉型,以及幫助台東孩子的教育。

  

        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這是縣府第二年與全國最大通路商家樂福合作促銷台東鳳梨釋迦,感謝家樂福力挺釋迦,並宣揚台東鳳梨釋迦的好事精神,在全國量販超市提供產地直供的鮮美鳳梨釋迦,今年更推出「好釋+1 家樂福接力挺釋迦、好事+1 支持台東孩子的書屋」活動,透過訂購鳳梨釋迦捐10元,支持「台東孩子的書屋」作為教育培力費用,不僅讓大家接力挺釋迦,也讓愛的力量正面循環。

 

捐贈儀式中,台東縣政府特別展示了與業界合作推出的鳳梨釋迦酒,精緻的包裝與口感讓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也相當驚艷,表示希望在通路平台也能上架,提升台東鳳梨釋迦的競爭力,一起「好釋+1」。

 

吳孟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島風主理人林精哲創作特展今天2023年1月7日在伊塔原旅正式舉辦了開展典禮,由台東縣原民處指導、伊塔原旅主辦,才有機會在伊塔原旅B1展覽空間免費閱覽到島風精采作品,開展典禮首先由拉勞蘭部落青年及婦女在會場吟唱古謠,並點燃藝術之火將煙引至展場揭開序幕。

  

陶藝家林精哲說:島風的開始,源於十多年前到台東太麻里的拉勞蘭部落(排灣族部落),透過參與部落的經驗,讓他意識到對於這片土地的認同與自身的被認同。在這裡,林精哲體驗到儀式在部落的價值與美感,對於曾參與的每一次儀式,都深深刻畫在他生命之中,並想透過島風來傳達與部落生活的體悟,關於部落對於人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的生活態度。

  


島風主理人林精哲為此次的特展創了五個新作品,也將過去的「黫山水器」系列創作完整現。

 

成立於2019年的島風,為潘子甦、林精哲創立的品牌,島風品牌年輕還未廣為人知,然而若是來到台北米其林二星餐廳RAW的餐桌美學,島風的代表作「黫山水器-輪花」;亦或是來到臺東慢食評鑑明日之星餐廳芙瀨實驗廚房的餐桌也能品味到「黫山水器一系列盛皿」,絕對是圓滿料理的最美風景對於自己創作的生活陶能在餐廳裡實踐被使用,創作者林精哲開心表示:「當工藝物件的價值在於使用的狀態,內心是很感動的!」


  

⬆️⬆️⬆️ 這件陶甕是林精哲在多年前送給拉勞蘭獵人學校撒可努校長的作品,原本黑色的陶甕在經歷了獵人學校的祝融之災後,竟然燒成了白色。林精哲說:這也許就是另一個開始,相信這件作品再經歷部落會所的火的燻燒,一定會再呈現不一樣的黑。

以「風土創作出生活美感的物件」為理念,是林精哲以漢人身分融入排灣族生活,構思出陶器因長期燒柴而黝黑、落灰而發亮的樣貌,他運用木灰製造出火與煙的「燻燒」走痕,手工打磨至溫潤細緻觸感,在2020僅一舉摘下第一屆臺東工藝設計獎貳獎,也展現當代原民文化的轉變,創作方向以工藝轉譯部落生活經驗,用野性、雅緻、幽默為作品注入情感溫度,揚起有著風土詩意的島風。

   

島風主理人林精哲特展,在伊塔原旅展出活動期間於2022年12月20日開始至2023年4月31日止,將近五個月開放遊客免費閱覽,可參觀時間為每日的早上十點至下午五點結束,請大家抓緊時間在春遊及寒假期間安排一場南島文化的陶藝之旅,喜歡林精哲作品的朋友也歡迎可以洽詢收藏。

PODCAST 專訪伊塔原旅執行長武撒恩: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5bqkx1s01kw0131f3p1g9n6/platforms


吳孟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